紅外氣體分析儀基于不同氣體對特定波長紅外線的選擇性吸收特性來檢測氣體成分和濃度。當紅外線穿過待測氣體時,氣體分子會吸收與其特征吸收波長相匹配的紅外輻射,導致透射光強度減弱。這種吸收遵循朗伯 - 比爾定律,即吸光度與氣體濃度和光程長度成正比。通過測量紅外線在穿過氣體前后的強度變化,就能夠準確確定氣體的濃度信息。例如,二氧化碳對特定波段的紅外線有明顯吸收,當含有二氧化碳的氣體樣本置于分析儀的光路中時,相應波段的紅外線被吸收,探測器接收到的光強變化經過處理后,即可換算出二氧化碳的濃度。
紅外氣體分析儀主要由光源、氣室、紅外傳感器和信號處理系統等部件構成。光源是整個分析過程的起點,通常采用紅外燈或紅外激光等,其能夠穩定地發射出涵蓋一定波長范圍的紅外輻射,為后續的分析提供基礎。氣室則是氣體與紅外線相互作用的場所,待測氣體在氣室中與紅外線充分接觸,完成吸收過程。紅外傳感器作為關鍵探測元件,負責接收經過氣體吸收后的紅外光,并將其轉換為電信號。信號處理系統則對傳感器傳來的微弱電信號進行放大、濾波、運算等處理,得出準確的氣體濃度數值。這些部件協同工作,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影響分析儀的性能和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紅外氣體分析儀特性:
1.響應速度快,能夠在短時間內捕捉到氣體濃度的變化,實時反映氣體狀況,這對于需要及時監測和調控的工業過程以及安全預警場景至關重要。
2.靈敏度高,可準確檢測到低濃度的氣體成分,哪怕是環境中微量的有害氣體或trace級別的目標氣體。
3.精度高,測量結果準確可靠,誤差范圍小,能滿足各類對測量精度要求嚴苛的應用場景。再者,分辨率高,能夠有效區分不同濃度梯度的氣體,為精細分析和復雜氣體環境監測提供有力支持。
4.長期穩定性優良,由于光學器件多為非運動部件,不易受振動等外界因素干擾,使用壽命長,減少了頻繁校準和維護的成本與工作量。
在環境監測領域,可實時監測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助力環保部門掌握溫室效應趨勢,制定減排策略;也能準確檢測污染氣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濃度,為空氣質量評估和污染防控提供數據支撐。